开局签到一个吕奉先
    开局签到一个吕奉先 !
    第252章 东荒侯爷回洛阳 
    养心殿。 
    在八贤王周贤离开后,周辰一阵沉默。 
    周辰知道,大周哪怕是日落西山,依旧能够稳如泰山,靠的就是周如山这位皇室的老祖,以及太师闻仲和靠山王周战这两位大周的擎天之柱。 
    正因为有这三人的存在,周辰才有收拾旧山河的机会。 
    但现在,太师闻仲已经战死在了西北四府之地。 
    周如山这位皇室的老祖也大限将至的去了。 
    大周的三大支柱,如今已去其二,只剩下了靠山王周战一人了。 
    要是换做之前,大周说不定真的要倒塌了。 
    但是现在,有他周辰在,这大周的天就塌不了,皇室也倒不了。 
    周辰沉默了片刻后,继续的处理起了政务。 
    身为帝王,没有什么事是能够轻易的影响周辰,左右周辰情绪的。 
    倒不是因为帝王刻薄寡亲,冷血无情,而是因为帝王早已经将他的一切都投入到了天下江山中,已经容不下个人情怀。 
    周如山这位皇室老祖的死,并没有引起太大的动静,只是在皇室内部引起了一些反响。 
    如今,朝廷税收改革,收回世家豪门私兵,清查百姓那些被巧取豪夺土地的事情,正在热火如茶的进行着。 
    不管是百姓,还是世家豪门,关注的重点,都在这些事关他们利益的事情上。 
    至于周如山这位皇室老祖的死,基本上没有什么人太过的关注。 
    只有世家豪门那么偶尔的几人,饭后谈资的会提那么几句罢了。 
    而随着朝廷税收改革,清查那些被世家豪门巧取豪夺土地的事情如火如荼的进行,却是让天下的百姓都议论纷纷。 
    以前,大周的天是一片的浑浊。 
    百姓们有多少土地被巧取豪夺,强行兼并,却状告无门。 
    最后,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家的土地被强占,忍气吞声。 
    又有多少百姓,因为不愿意自家的土地被侵占,被世家地主草菅人命,抛尸荒野。 
    现在,朝廷要清查了,要为他们百姓做主了。 
    不但要问罪那些巧取豪夺,强行侵占了他们百姓土地的那些世家地主,还要将世家地主侵占了的那些土地归还给他们百姓。 
    这让天下的百姓都喜极而泣,歌颂者朝廷和皇帝的恩德。 
    而关税的取消,也让大周的商人们无一不是高兴不已。 
    一直以来,大周的商业都是受到了关税的抑制。 
    商人们连商品都没卖出去,就得先交一笔关税钱上去。 
    这谁能受得了? 
    现在好了,取消了关卡税,商人们的商品就可以随意的向四方贩卖了,不用再担心关卡税,能不能回本的问题了。 
    虽然有了商业税,但那最起码是等商品卖出去后,才会产生。 
    最重要的是,大周朝廷开始鼓励兴商,这让商人们都嗅到了大周商业崛起的趋势。 
    无数的商人们,都是兴奋不已。 
    唯一没有喜悦兴奋的就是那些世家地主了。 
    因为朝廷的这些举动措施,不管是税收改革,还是收回私兵,针对的都是他们世家地主。 
    他们又能如何高兴的起来呢! 
    岭南。 
    府衙大堂。 
    靠山王周战看着手中洛阳传来的消息,脸色有些悲伤。 
    这消息的内容说的正是周如山大限已去的消息。 
    靠山王周战没想到,周如山这位皇室的定海神针就这样的去了。 
    他连最后的一面都没见上。 
    虽然,之前在南疆,靠山王周战就已经知道周如山已经没有多少时间了。 
    但周如山怎么突然离去的消息,还是让靠山王周战有些措手不及。 
    周战放下了手中的消息,幽幽的叹了口气;“如山老祖就这样的去了。” 
    周战这位哪怕是见惯了生死的靠山王,此刻心情也多少有些低落。 
    皇室这些年来,本来就人才有些凋零。 
    整个皇室能拿得出手的人物就那么几个。 
    无疑,周如山这位老祖和他这位靠山王是其中最重要的两人。 
    现在,周如山这位皇室的定海神针去了,就只剩下了他周战一人了。 
    而他周战这位靠山王也已经是垂垂老矣。 
    靠山王周战收拾了一下低落的心情,冲着外面喊道;“来人,给本王准备孝衣。” 
    周辰这位皇帝已经下旨,皇室所有人为周如山这位老祖披孝三日。 
    那么,周战这位靠山王自然也不例外。 
    宋家。 
    一处别院里。 
    宋家族长对着宋家老祖躬身说道;“老祖,洛阳传来消息,皇室老祖周如山死了。” 
    “哦!” 
    宋家老祖一听,脸上闪过一丝惊异。 
    “没想到,周如山那老家伙就这样的去了。” 
    “不破天人,还是难逃世俗的生老病死啊!” 
    宋家老祖叹了口气说道。 
    都说,越老越怕死。 
    这话是一点都不假。 
    听到周如山死了,宋家老祖莫名的有些感伤。 
    倒不是宋家老祖与周如山有什么过命的交情,为周如山的死感伤。 
    而是宋家老祖在听到周如山死了,在为自己的天命感伤。 
    算起来,宋家老祖和周如山一样。 
    别看他们都是高高在上的半步天人,但都是接近天命的年龄了。 
    现在周如山大限已去,那么接下来用不了多久,说不定就轮到他们了。 
    “老祖,周如山死了,那皇室” 
    宋家族长还没有说完,宋家老祖就直接的摇了摇头;“周如山死不死,已经对皇室影响不了什么了。” 
    “不说其他人,就说曹正淳一人,就可以定大周皇室百年之基。” 
    宋家族长的意思,宋家老祖明白。 
    但现在已经不比之前了。 
    之前,皇室只有一个周如山。 
    周如山一死,那皇室也就是大厦将倾。 
    但现在,皇室除了周如山,还有曹正淳他们。 
    光是曹正淳一人,就足以威慑四方了。 
    宋家老祖不由的想起之前,其他三大门阀老祖和曹正淳的那场交锋。 
    宋家老祖心里泛起了一丝苦涩。 
    同是半步天人,宋家老祖想不明白,曹正淳为什么那么恐怖,恐怖到让人有种绝望的感觉。 
    “我明白了。” 
    宋家族长点了点头,不再多言。 
    有些话,不需要直说,只需要意会就可以了。 
    洛阳城门口。 
    东荒侯看着洛阳城门,脸色有些惆怅。 
    自诛灭了东夷后,东荒侯就接到了朝廷让他回朝奏事的旨意。 
    只不过,因为大战刚过,东荒有很多的战后事宜需要处理。 
    所以,东荒侯一直拖延到今天才赶来了洛阳。 
    看着城门上‘洛阳’那两个大字,东荒侯莫名的叹了口气。 
    “也不知道这次回朝到底是福还是祸?” 
    东荒侯心里暗暗的想着。 
    倒不是东荒侯杞人忧天了。 
    而是东荒侯心里清楚,作为一个手握重兵的边关侯爷,他的处境如履薄冰。 
    稍有不慎,可是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的。 
    就像镇北侯和西凉侯二人,朝廷两番下旨,召他们回朝奏事。 
    镇北侯和西凉侯二人为什么不敢回朝。 
    不就是怕一回朝,就再也出不去了吗? 
    同样,东荒侯也怕,也有这样的担心。 
    因为之前,东荒侯和朝廷也算是貌合神离,有芥蒂的。 
    东荒侯不知道这次回朝到底是祸还是福。 
    但东荒侯知道,他没有选择。 
    如今的朝廷已经今非昔比,与之前不可同日而语。 
    他东荒侯要是敢抗旨,拒不回朝。 
    那东荒侯敢肯定,他连第二天的太阳都见不到。 
    要知道,镇守东都的那位赵云将军可不是摆设。 
    东荒侯看了一眼洛阳城门上的两个大字后,深呼吸了一下;“走,咱们进城。” 
    东荒侯知道,这道城门就像是一道生死考验一样。 
    一旦踏入,生死难料。 
    但东荒侯还是挥了挥手,带着亲卫骑马穿过了城门,进入了洛阳。 
    因为他明白,只有踏入了这道城门,他才有生机。 
    否则。 
    他必死无疑。 
    兵部尚书府。 
    兵部尚书李元刚刚回府,管家就走进来禀报道;“老爷,有人拜府。” 
    “这是拜帖。” 
    管家将手中的一份拜帖递给了李元。 
    “哦!” 
    “知道是什么人吗?” 
    李元接过拜帖随口的问道。 
    身为兵部尚书,平常拜访李元的人很多。 
    所以,对于有人拜府这样的事,李元也习以为常。 
    管家摇了摇头;“不知道,拜帖上没有名讳。” 
    “不过,拜府之人和门卫说,他是从东边来的,老爷打开拜帖就会知道他是谁。” 
    管家解释的说道。 
    要是一般情况下,像这样没有名讳的拜帖,根本是递不进来的。 
    毕竟,兵部尚书府也不是什么人的拜贴都能递进来。 
    更何况是没有名讳的拜帖。 
    但管家听了门卫的这番话后,觉得拜府之人可能和李元认识,这才没有私自的处理这道没有名讳的拜帖,而是拿着拜帖来向李元禀报了。 
    没有名讳? 
    东边来的? 
    李元眉头皱了一下,直接打开了拜帖。 
    拜帖上确实没有名讳,但李元看到拜帖里那大大的一个‘东’字的时候,眼里立马闪过了一道精光。 
    东荒侯? 
    李元一下子站起了身,二话不说,直接向着大厅外走去。 
    李元已经知道拜帖之人是谁了? 
    拜帖上怎么一个特殊的‘东’字,又是从东边来的。 
    除了那位东荒侯还能有谁。 
    管家见自家老爷,看了一眼拜帖后,就直接起身走向了外面。 
    哪还不知道,这拜帖之人估计自家老爷不单单是认识那么简单,恐怕对方的身份也不一般。 
    管家也连忙跟了上去。 
    十多分钟后。 
    兵部尚书李元和东荒侯二人相对而坐。 
    管家上好了热茶后,就退了下去。 
    李元看着东荒侯问道;“侯爷,你什么时候回洛阳的?” 
    “我是真没想到,你会突然来拜府,倒是让我这李府蓬荜生辉啊!” 
    李元笑着说道。 
    东荒侯也是笑了笑;“李大人说笑了,只要李大人不觉得我是个瘟神就行。” 
    “我也是刚回洛阳,远离朝堂日久,对现在的朝堂是两眼一抹黑。” 
    “所以,就来拜访李大人了。” 
    有些话不需要明说。 
    但东荒侯相信,李元这位兵部尚书应该懂他的意思。 
    听到东荒侯的话,李元的笑容渐收,挑了一下眉;“侯爷还没有去拜见过陛下吗?” 
    东荒侯摇了摇头;“还没有。” 
    “我刚回洛阳,一路风尘仆仆的,觉得这样去拜见陛下,有些冲撞陛下。” 
    “所以,我先来拜访李大人了。” 
    “等明日收拾一番,我再去拜见陛下。” 
    东荒侯解释的说道。 
    连续数天的赶路,东荒侯确实风尘仆仆的。 
    要是以这样的样子进攻面圣,的确是有些冲撞天颜的意思。 
    “侯爷糊涂啊!” 
    “侯爷身为边关重将,手握大军,回洛阳后,不先进宫面圣,拜见陛下,却反而先来了我这个兵部尚书的府邸。” 
    “这让陛下怎么想?” 
    李元本来以为,东荒侯已经入过宫了,这才来了他兵部尚书府。 
    但谁曾想,东荒侯还没有进宫,就来了他兵部尚书府。 
    这让李元的脸色变了一下。 
    倒不是李元怕周辰这位皇帝误会他们什么。 
    而是李元担心东荒侯因此会引来周辰这位皇帝的不满。 
    本来,东荒侯之前就已经和朝廷貌合神离了,宫里那位陛下对边关的旧将也都心存疑虑。 
    现在,东荒侯回了洛阳,不先去进宫面圣,反而先拜访朝臣。 
    这不是根本就没有把宫里的陛下放在眼里的意思吗? 
    要是一般的地方官员,刚回了洛阳后,风尘仆仆的,的确不适合进宫面圣,免得冲撞了天颜。 
    但东荒侯和一般的地方官员是不一样的。 
    东荒侯是边关重将,手握兵权,坐镇东荒。 
    这样的人,只要一返回洛阳,第一时间进宫面圣,只会象征着其忠心,象征着将皇帝放在眼里。 
    至于风尘仆仆的样子冲撞陛下,那根本就是次要的。 
    听到李元的话,东荒侯的脸色直接变了。 
    显然,东荒侯也反应了过来。 
    一下子,东荒侯的脸色有些发白。 
    本来,这次回朝,他这位东荒侯就是祸福难料。 
    这一下,更是雪上加霜了。 
    “李大人,不说了,我先进宫了。” 
    东荒侯立马起身,离开了兵部尚书府。 
    本来,东荒侯来拜访李元这位兵部尚书,就是为了亲近一下李元这位兵部尚书。 
    然后,从李元这位兵部尚书口中在了解一下其他几位重臣,再逐一的拜访。 
    目的,就是为了周辰这位皇帝如果要拿下他这位东荒侯的时候,这些大臣能为他开口求求情,让他不至于小命不保。 
    但现在,东荒侯却已经顾不上这些了。 
    因为东荒侯意识到,他犯了一个有可能致命的错误。 
    所以,现在东荒侯不得不马上离开兵部尚书府,进宫面圣。 
    希望还来得及。 
    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