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用闲书成圣人
    大唐开局震惊李世民 !
    这个诡异的现象,尽管也在百姓之中引起了不少议论。
     因为田产价格下跌,其实古代也不是没有,但都是战乱时期,换句话说,是一种特殊的状态。
     而既然是因战乱而下跌,那么也就毫无疑问,这不是一件好事。
     如果战争即将爆发,溃兵,以及由失去军饷补给的溃兵组成的土匪四处乱窜。
     那么届时,你即便能低价买到田,又有什么用?
     所以还真就引起了一阵恐慌。
     不过,这恐慌,倒也并未继续发酵,或者毋宁说,这恐慌基本就是在所有人得知田价下跌的一刻,在心中条件反射的,略微的出现了一下。
     而紧接着,百姓就想明白了。
     什么战乱?现在有个鬼的战乱。
     那突厥人被咱圣侯打的野狗一样跑没影了都,这还能有什么战乱。
     因此很快,全大唐的百姓们都确认了此事,一场古今未有的奇景开始上演。
     由百姓,向着世家豪族发起的反向土地兼并,开始了……
     而这一刻,身在长安的李二,魏征、杜如晦、房玄龄……等人。
     简直就是懵逼。
     万万没有想到,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。
     踏马的,自古都是豪杰大族,兼并寻常百姓的土地。
     古代王朝兴衰,往往都是与此挂钩——要不然,李二也不会如此与五姓七望等人不对付。
     但现在却出现了这种情况,你让李二如何不惊讶。
     整个朝堂为之震动,李二连夜召集魏征等人了解情况,商议对策……
     现在就是懵逼,彻底的懵逼。
     不过总归是。
     这一波田产价格,自盘古开天地以来首次下跌。
     整个大唐,百姓欢天喜地。尽管是青黄不接的季节,但仍然是家家户户都拿出不多的积蓄,纷纷收入田产。
     这一年春……尽管户部还不曾统计。
     但百姓对于耕田的热情,大幅提高。
     李二偶然出宫巡游,却已经见到了超级大丰年的景象,正在紧锣密鼓的酝酿之中……
     这让李二、魏征等人,这群君臣越发懵逼。
     在过去,王朝从初年走到暮年。
     往往会出现一个现象,那就是世家大族各路大户,“豪杰并起”,一个个有钱有粮,“实力”个顶个的丰沛。
     但同时,却也纷纷出现,百姓民不聊生,而同时,官方府库空虚,什么事都没法办,硬办往往也是潦草收场。
     这一切不是因为别的,无非就是很简单的原因。
     百姓没有抗税能力,但世家大族,各路“豪杰”却有。
     因此无论朝廷有什么举措,尽管府库都是花给百姓的,但最终府库的成本,却也反过来纷纷摊到百姓头上。
     于是就出现了屡见不鲜的那种情况。
     事实上,不仅仅是王朝末年。甚至即便在大多数王朝初年,百姓的税赋也往往是比官方定的标准更沉重的。
     但是今年……
     李二,魏征……这群人,简直都不敢想。
     玛德,百姓都是实心人,和那些世家大族不同,他们耕种出来的粮食,是真的会按朝廷的比例去上交。
     而世家大族,向来是大儒辈出,抗税逃税一直有一手。
     要抵抗外敌,赈济灾祸,一个个都高呼朝廷不可与民争利,一到朝廷发生动乱,“豪杰并起”的时候,就纷纷露出原形,一个比一个猛。
     可现在,田地价格暴跌,以极为低廉的成本大幅转入百姓手中。
     这一切,意味着什么?
     意味着……
     这一年,不但百姓可以收获大丰,连朝廷的府库岁入,也会大幅增加!
     李二等人也是纷纷懵逼,不断的连夜商讨这件事。
     这个情况发生,究竟是什么原因,为什么……
     那么是为什么呢?
     鬼知道为什么……想不明白,真心不明白!
     也是因此,这一段时间,李二都可以说是在睡不安寝的状态中度过的。
     ……
     眨眼之间。
     半月匆匆而过。
     时光的轨迹……
     终于,又来到了初夏时分。
     初夏,一个美好的季节。
     阳光的季节,大海的季节。
     在首台座钟出售之后,李盛又接着推出了多款座钟。
     有朴素简单的基本款,但计时同样是尽可能的精准,比起日晷等物远远胜过。
     有豪华款,雕龙画凤,更不必说。
     而李盛出身的时代,是一个什么时代,那可是消费主义横行的时代。
     再给你搞个至尊款,还不是简简单单。
     直接镶金嵌玉,就问你这东西,这气质,这奢侈,你服不服。
     不服?呵,穷鬼。
     服,那你还等什么?铜钱六万贯,火速给我交了,货就是你的!
     当然,这还是李盛一直没有出海,没有搞到更多的奢侈之物。
     否则,直接给这玩意安排一手什么龙珠之类的,给你整个绝无仅有铂金钻石限量版,营销起来那价钱就鬼知道有多少了。
     当然,这整个过程中。
     让李盛有些诧异的是,买家……
     几乎都是来自同一家,始终都是那些人。
     因为次次都出现,显得财力深不可测,极为厉害。
     因此武媚娘也留上了心,给李盛报告了一番。
     不过这事,李盛也就那么一听。
     因为在他看来,拍卖行这个消费主义的排头兵,运营已经开始进入正轨。
     出现没见过消费主义厉害的狗大户,见到什么豪华就搂什么,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,李盛很快就看淡了。
     再说……
     李盛本身,乃是当今大唐,天子李二,亲自册封的圣乡侯。
     如今督办的造船工业,更是李二钦点必须完美成功的天字一号项目。
     比起这个,拍卖行那点奢侈品的事……
     在李盛看来,也就那么回事,因此也没有在意。
     武媚娘本想调查一番这背后的买家什么来路,不过既然李盛都无所谓,而且李盛身上这名爵,手中这差事……摆在这。
     即便背后有文章,却也没什么可好奇的,因此很快也就忘了这回事,毕竟武媚娘也是很忙的。
     作为李盛的助理,每天都是在现代企业管理术之下,能不忙吗。
     当然,武媚娘不在乎。
     但那一帮书院出来的书生骨干都是熟读经史的,多少有些担心,谁知道这事背后,有没有别有用心之人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