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千岁养女靠卖萌续命
    九千岁养女靠卖萌续命 !
    高台上,华盖下。 
    凤南启一身玄色龙袍,恹恹地往殿门口看去。 
    这一看,他心里颇不是滋味。 
    元渊狗贼,抱着他的女儿,走在他的皇宫里,悠闲得跟去御花园散步似的…… 
    狗贼! 
    凤南启捂着心口,用力咳嗽。 
    一旁,洪公公连忙上前来,轻轻给凤南启拍背:“皇上,御医说了,您要控制您的情绪!” 
    凤南启唇色没有前几日那么青紫了,但,还是没正常人的红。 
    他咳嗽了几声,哑声道:“你说,杳儿她真的不要朕这个生父了么?” 
    洪公公闻言,满脸为难:“皇上,公主还年幼,她迟早会认您的……” 
    “你又骗朕!”凤南启死死掐着心口:“她怕是此生都不会原谅朕了…… 
    朕愧对了琉月,是朕害死了琉月…… 
    连凤寻……都不愿理朕了……” 
    越说,凤南启的眼眶越红。 
    洪公公瞧着,也跟着红了眼眶。 
    自古,为帝王者,到了最后,不都是孤家寡人一个? 
    儿女众多又如何? 
    唉…… 
    洪公公淘尽脑汁,安慰道:“皇上,三殿下和杳儿公主,会认皇上的! 
    皇上切记要保重身体,只有身体好了,才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,去弥补他们兄妹俩……” 
    “你说得有道理。”凤南启哑声道:“朕会等到杳儿叫父皇的那天的。” 
    “嗯!”洪公公重重点头。 
    凤南启遥遥地看着九千岁怀里的元杳,轻声问:“当年,琉月怀着身孕离宫前,画下的那副画像上,留的字,是‘息’字?” 
    洪公公弯腰颔首:“是的皇上,止息的息。” 
    “凤息……”凤南启念着这名字,眼眶越发地红:“朕真蠢……” 
    洪公公的腰,越发地弯了。 
    凤南启手重重地放在龙椅扶手上:“传朕口谕,拟旨,朕今日……要册封长公主!” 
    “长……长公主?”洪公公蓦然抬头,满脸惊骇:“皇上,您……不可啊! 
    西丘已经百年未册立长公主了! 
    就连您的胞姐,也未曾被立为长公主啊!” 
    凤南启握紧龙椅扶手,缓缓道:“朕已时日无多,能熬几年,还未知晓…… 
    杳儿即便要恨朕,朕也认了。 
    九千岁虽厉害,却终究是个宦官。 
    自古,位高权重的宦官,又有谁得了好下场呢? 
    元渊,就真能脱身么? 
    若大齐要除掉他,届时,杳儿也会遭难…… 
    若她有西丘长公主封号在身,就不一样了。 
    西丘国的长公主,大齐皇室想动她,也得掂量掂量。 
    若到了那一日,朕已不在,告诉凤寻,定要亲自去一趟大齐,把她风风光光接回西丘……” 
    洪公公满脸泪水:“皇上……” 
    凤南启眼眶微湿:“去吧,拟旨去。” 
    公公抹着泪,匆匆离开。 
    台阶下,礼部的人已经开始念起了贺寿礼单。 
    万斤石脂、名贵瓷器、绸缎、名贵字画,每一样,都价值连城…… 
    最让西丘惊叹的,就是石脂。 
    听到大齐送了万斤石脂做寿礼,西丘众臣子都又惊又喜。 
    石脂,那可是比金子更金贵的东西啊! 
    万斤,不知得多少钱呢! 
    大齐,可真是太阔气了! 
    念完贺寿礼单,姜承琰带头,谢执、林玄跟在身后,再后面,就是大齐使臣团。 
    姜承琰本来还紧张的,但,听到西丘人夸赞大齐阔气后,他就有了底气。 
    姜承琰对着高台之上的凤南启行了个礼,朗声道:“我等代表大齐皇室、大齐百姓,祝凤皇福寿安康……” 
    一旁,早就被请在案席上坐下的元杳,乖乖地挨着九千岁,软声道:“二殿下,长大了呢。” 
    “哦?” 
    九千岁端起茶杯,无视周围频频传来的目光。 
    元杳笑眯眯道:“平日的二殿下,特别暴躁,还不喜欢听劝。 
    而今日,他站出去代表大齐皇室讲话的样子,还真是颇有皇子的模样呢! 
    几日前,他还跟我争执来着。 
    今日,忽然就好像长大啦!” 
    元杳说了一堆,九千岁却抓住两个字:“争执?” 
    元杳点头:“他觉得,我叫其他人,要么叫名字,要么叫姐姐,唯独叫他时,叫二殿下…… 
    所以,他很不高兴。” 
    “嗤……”九千岁品了口茶:“他倒是脾气大。” 
    “可不是嘛!”元杳笑道:“皇上的几个儿女中,就数太子殿下和怀柔姐姐脾气最好。” 
    太子…… 
    九千岁捏紧手中茶杯:“小杳儿觉得,太子如何?” 
    “啊?”元杳扬起下巴:“爹爹为何突然问起太子呀?” 
    九千岁抬起另一只手,点了一下她的鼻尖:“你不是说,太子脾气好么?” 
    元杳吐舌。 
    是哦。 
    是她先提起太子的。 
    元杳乖乖坐直身体:“爹爹,这样背后议论太子,会不会不太好呀?” 
    “但说无妨。”九千岁淡声道。 
    元杳抿唇,思索了一下,才道:“杳儿觉得,太子殿下脾气和品性皆很好。 
    而且,他勤奋上进,念书和做事,都很努力。 
    不过……” 
    “不过?”九千岁凝眸,看着身侧的小人儿。 
    元杳蹙起小眉头,继续道:“以上,作为一个普通人来说,已经很优秀了。 
    不过,作为一国储君,还不够。” 
    九千岁闻言,唇角微扬:“还有么?” 
    元杳迟疑了片刻,才道:“作为大齐太子,他的姿势,太普通了……” 
    九千岁闻言,浅叹了一口气:“本座知晓了。” 
    他收回目光,视线落在姜承琰身上。 
    姜承琰和使臣团,已经由西丘官员带领入座。 
    至此,所有人已入席。 
    西丘,比大齐开放。 
    宫妃、大臣、皇亲国戚、女眷,皆分区混坐,宴席场面盛大而又热闹…… 
    杏妃死了,今日的寿宴,就落到礼部头上。 
    好在,寿宴有条不紊地进行。 
    宴席间,歌舞升平,其乐融融…… 
    两轮酒下肚,就见,洪公公领了礼部尚书,边上还跟着三个各捧了一份圣旨的小太监。 
    一时间,宴席上的人,纷纷放下酒杯—— 
    “怎的有三份圣旨?” 
    “皇上这是要宣布什么?立太子么?” 
    “立太子,也不至于写三份圣旨吧?” 
    “……” 
    九千岁放下酒杯,面色微沉。 
    他抬眸,朝凤南启看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