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在现代留过学
    我在现代留过学 !
    大宋元祐元年,大辽大安二年十一月乙卯朔(初一)。 
    辽主耶律洪基的御驾,准时抵达东京辽阳府。 
    辽太师、东京留守、榻母城节度使耶律迪烈,率诸将并女直各部首领以及降服的高丽各地豪族、士绅在辽阳府外三十里恭迎。 
    “臣等恭问陛下圣躬万福!” 
    耶律洪基看着眼前,那些匍匐在他御驾之前的辽国贵族、汉人士大夫、女直诸部首领以及高丽各地豪族、士绅。 
    他的心中,升起无尽豪情。 
    “卿等免礼!”他伸出手来,无比豪迈的道:“朕今捺钵于此,宜当奖率三军!” 
    于是,便命翰林学士王师儒,宣读早已拟定好的赏赐诏书。 
    首先是加封皇太孙、梁王、尚书令耶律延禧为梁国、朝鲜国国王。 
    并宣布,从此以后,大辽太子、皇太孙,必兼朝鲜国国王。 
    以此向所有人宣誓,他灭高丽,恢复汉四郡的宏图,是不容动摇,也不容更改的。 
    太师、东京留守、榻母城节度使耶律迪烈,依旧守太师,进拜高丽行营都总管,加封为乐浪郡王,增食邑一万户,食实封两千五百户,并加推诚协理同谋佐国功臣,全权负责高丽征讨。 
    并赐耶律迪烈钱百万,银千两,帛三百匹,他如故。 
    耶律迪烈以下诸将,各自加官进爵,赏赐有差。 
    有功女直诸部首领,各赐茶叶、布帛、香药与官爵。 
    渤海各部豪族首领、降服高丽豪族、士绅,也依次受赏。 
    大把的财帛,就这样洒了出去。 
    即使耶律洪基,也是肉疼不已——这一把,起码是价值数百万贯的赏赐。 
    仅茶叶,就多达二十万斤,此外布帛丝绸也有数万匹! 
    另有煮茶、饮茶所用茶具瓷器,数千套。 
    不过…… 
    在王师儒,宣读完赏赐诏书后,在场的所有人,无论他是契丹人,还是汉人、女直、渤海,都是欢呼雀跃,高呼圣明。 
    沉浸在成千上万人的呐喊与膜拜中,耶律洪基心旷神怡! 
    这才是他想要的东西! 
    大辽中兴! 
    他和他的国家,终于得以走出耶律乙辛之乱的阴影。 
    这是多少钱都买不到的东西! 
    最妙的是,其实这些赏赐,大部分都是从南朝采买的。 
    花的也都是宋辽贸易交子! 
    等于他在拿着南朝的钱,攻伐高丽! 
    就很爽! 
    唯一的问题是,花钱花的太快了! 
    不到十个月,就花光了全部的交子额度。 
    还在边境贸易榷市上垫了两三百万贯进去。 
    而且,这钱是越花越多,越多越花。 
    上瘾了! 
    旁的不提,宋辽贸易如今最大宗的茶叶采购,现在就已经停不下来了! 
    今年,耶律琚等从南朝前后采买茶叶数十万斤。 
    价格从每饼十余钱到二十钱之间。 
    可谓是物美价廉,首批采购的三十万斤,运到国中后加价五到十钱一饼,也依然是销售一空。 
    不止是国中契丹人、奚人和汉人,争相购买。 
    便是阻卜、女直、渤海等人,也都踊跃采购。 
    简直是供不应求! 
    于是,耶律琚再次采购二十万斤,但这些茶叶,还没来得及售卖,就被耶律洪基充作了赏赐。 
    那些来自南朝的廉价茶叶如今成为了耶律洪基手中的王牌。 
    能统战,能赚钱,也能充为军赏。 
    明年开始,采购量恐怕得以百万斤为单位! 
    唯一的问题是——每年三百万贯的宋辽贸易交子实在太少了! 
    这么下去恐怕光是每年在茶叶上的采购,就要将这些交子消耗一空。 
    这就让耶律洪基难绷,也有些忧烦。 
    “难道真要将我大辽国库中的金银送去南朝?”耶律洪基心中难免不爽。 
    白花花的银子,黄橙橙的金子,送去南朝,换一堆纸片交子?造孽啊! 
    可不用金银的话,又该拿什么东西换南朝的商货? 
    若没有足够商货想要并吞高丽,重建汉四郡,中兴国家的伟业就无从谈起。 
    想着这些事情,耶律迪烈已经来到他面前,再拜顿首,奏道:“臣乞为陛下献俘!” 
    耶律洪基回过神来,露出一个无比灿烂的笑容:“好!” 
    于是,早就准备好的辽国骑兵,押送着一大批的从高丽俘虏的高丽文武官员、贵族甚至宗室,出现在耶律洪基面前。 
    这些人都是辽军在突破了鸭绿江的千里长城,攻陷平壤的过程中俘获的。 
    随着这些人的出现,辽国的礼乐班,开始吹奏鼓乐。 
    “罪臣等冒犯天威,罪在不赦,愿乞大辽天皇帝恕罪!” 
    上百名高丽文武官员、贵族,集体俯首,谢罪于前。 
    耶律洪基听着这些人战战兢兢的声音,看着他们匍匐于地,俯首称臣的模样。 
    尤其是那一句‘大辽天皇帝’,让他飘飘欲仙,仿佛不似在人间。 
    他清了清嗓子,看向这些人,然后朗声道:“朕绍七圣之宏图而奉圣人之礼教以临中国,抚育四海,为天下之主,中国之君!” 
    “尔等抗拒王师,悖逆天命,本当枭首东市,传首四方,以警后来!” 
    “然念上苍有好生之德,尔等又是受王逆之蛊惑,不知朕之仁厚,大辽之天威,姑且赦之!” 
    “依旧以尔等,各守旧职,各依前官,散给秩禄!” 
    “天皇帝仁圣!”高丽的文武官员、贵族当即俯首痛哭:“罪臣等百死难报啊!” 
    耶律洪基听着,嘴角露出笑容。 
    大辽在过去,曾三讨高丽王氏。 
    都是先胜后败,甚至还曾在王氏手上吃过亏。 
    而他审视前败,总结心得,已知从前之所以败,就败在未能及时招降纳叛,未能招抚高丽文武。 
    而耶律洪基最大的优点,恰好就是能容人,也舍得放权、分权! 
    所以,这一次的高丽战争,耶律洪基在战前就已经定下了方略。 
    高丽文武官员,只要愿意投降,愿意配合的。 
    无论这个人过去的身份是什么?做过什么?说过什么? 
    一律赦免,一律让其担任原职,甚至应该选几个人给与高官厚禄,让这些人去安抚、招抚高丽百姓。 
    哪怕是那些率军抵抗的人,耶律洪基也已下令,不可以折辱他们,更不可以劫掠其家族财产,羞辱其妻小家人。 
    如今来看,这個办法的效果很好。 
    至少在平壤以北的广大山区,昔年层出不穷的叛乱,如今不说没有,但比之过去,根本不可同日而语! 
    …… 
    献俘之后,耶律洪基便在耶律迪烈等文武大臣簇拥下,进入辽阳府的辽国行宫。 
    在这里,耶律洪基看到了整整一箱的银铤。 
    每一铤,都是标准的辽国官银制式。 
    “这是?”耶律洪基问道。 
    耶律迪烈拜道:“奏知陛下,此乃平壤招讨、北面林牙萧不哒野,从那日本对马岛上银矿所采……” 
    “今皆铸为银铤,以献陛下!” 
    耶律洪基的心脏跳动了一下,他走上前去捧起一铤,放在眼前端详。 
    沉重的银铤,圆首束腰,银铤上有着铭文和官府的戳记:平壤招讨使、北面林牙萧不哒野,于对马岛银矿采到白银,依令铸造以献天子,每铤五十两。 
    左下角有着落款:大辽大安二年九月癸未铸。监铸官萧不哒野、匠人林二虎。 
    手中的银铤沉甸甸的。 
    耶律洪基的心情,顿时灿烂起来。 
    眼前有着好几个箱子,每个箱子里都装着银铤。 
    加起来,怕是有三五千两了。 
    而萧不哒野占据对马岛才几天? 
    最多三个月! 
    换而言之,萧不哒野这是真的找到了一个大银矿!? 
    耶律洪基恋恋不舍的放下银铤,然后他看向耶律迪烈:“太师,哪里有什么日本对马岛?” 
    “那分明是我大辽的岛屿!” 
    “朕要赐名!” 
    “以大安年得岛,赐其名曰:大安岛!” 
    一个月,就能采银上千两! 
    一年至少一万两千两! 
    这么多的银子,耶律洪基哪里舍得吐出去? 
    至于日本国王的请求? 
    日本不是崇佛吗? 
    朕赐其国王一尊佛像,几套经书,与之换这荒岛,是不是很合理? 
    若其不愿? 
    那朕不妨让萧不哒野去那日本问一问其国主:卿有几个都? 
    耶律迪烈一听,当即拜道:“陛下圣明!” 
    萧不哒野是他的爱将,他自然会偏着对方。 
    耶律洪基点头,对耶律迪烈道:“太师,朕听说萧招讨曾追击王逆乱军,登上那日本国之土……” 
    “是……” 
    耶律洪基眯着眼睛,悠悠问道:“那萧招讨可在那日本国听说过什么事情吗?” 
    “比如说,日本的白银矿藏……” 
    耶律洪基的思路是很简单的直线常识。 
    依一般规律,某地一旦发现某个矿藏,那就说明这个地方,一定还有类似的矿藏。 
    而萧不哒野在日本的一个荒岛上都能找到银矿。 
    而且,是一个月产量千余两的银矿。 
    那就说明,这日本国恐怕还有银矿。 
    于是问题来了——这些银矿在哪里? 
    这是耶律洪基现在最关心的问题。 
    他需要白银,越多越好! 
    他要银子去南朝兑换交子,然后用交子从南朝大量采购商品。 
    再用这些商品来奖赏有功,赏赐依附。 
    或许耶律洪基还没有意识到,但现实是,现在的辽国的战争机器,有赖于从宋辽交子贸易所得到大量物资。 
    茶叶、布帛、瓷器、烈酒、伤药…… 
    正是因为,宋辽交子贸易,使得大量物资,源源不断的进入辽国。 
    让耶律洪基得以执行他的高丽政策。 
    不然的话…… 
    没有足够赏赐的辽军,哪里会这么守规矩? 
    早就像之前的三次高丽战争一样,到处烧杀抢掠,逼反整个高丽了。 
    耶律迪烈楞了一下,然后拜道:“请容臣遣人去问问……” 
    萧不哒野,如今还留在那对马岛,不对,大安岛上。 
    他将从日本抓到的俘虏,统统送上了那银矿,让这些人去开采银矿,提炼白银。 
    “嗯!”耶律洪基坐下来,然后问道:“太师,高丽王逆,近来有什么动向?” 
    耶律迪烈道:“奏知陛下,上月王逆又遣使者数批至平壤,乞称贡降顺,言愿割保州等地与我朝……” 
    “臣遵陛下旨意,以春秋大义,将彼辈训斥一番后,驱逐出城!” 
    耶律洪基听着,冷笑道:“现在才想起要称贡割土,早干嘛去了?” 
    今年四月的时候他对高丽其实还没有吞并的野心。 
    对于王家,他的要求也很简单——承认保州乃大辽之土,允许保州榷市开放。 
    即使到了他将耶律迪烈派到辽阳府的时候,他的条件也还很宽厚——保州榷市照常开放,高丽国王王运到南京来朝拜他,就可以免除兵祸。 
    但,那个时候高丽人却拒不同意。 
    甚至出言不逊,还屡次在边境上生事,后来更是明目张胆的招诱女直,妄图依托坚城要塞,与大辽为敌! 
    那就怪不得他了。 
    如今,十几万大军,已深入高丽。 
    辽阳府和大半个幽燕之地,都已经动员起来了。 
    府库的钱帛,流水一样的消失。 
    王师都已经兵临开京了,高丽人跑来说:咱们按照之前的约定恢复和平可好? 
    大不了,我吃点亏,喊你一声爹,再把保州让给你了! 
    可能吗? 
    王逆把他和大辽当成什么了?冤大头吗? 
    想到这里,耶律洪基就冷哼一声,道:“王逆悖乱,不识大义,朕迟早要在上京问罪其于殿上!” 
    耶律洪基,一直很向往唐太宗让颉利可汗跳舞的故事。 
    他一直都有意复刻一下那个名场面。 
    高丽国王,虽然分量差了点。 
    但到底也是一国之君,若能真的擒拿对方,在上京城当着文武百官的面,问罪其于殿上,然后再封他一个‘抗命候’、‘违义公’之类的头衔。 
    只是想想,耶律洪基都是浑身兴奋,难以自抑。 
    耶律迪烈听着,立刻跪下来表态:“老臣虽老,愿为陛下成此伟业!” 
    只是攻下平壤,接近开京,他就已经生封郡王,拜太师、高丽行营都总管,得授推诚协理同谋佐国功臣。 
    若真的灭亡高丽。 
    那么若韩德让一般生封国王,独立一帐,从此他和他的子孙,与国同休,是可以期待的。 
    而有着韩德让的故事在。 
    耶律迪烈也能放心,不会有功高震主的事情。 
    这位陛下也不是那种会猜忌功臣的人!